南投縣近期發生吃河豚中毒的事件。民眾於112年11月25日晚間自行烹煮河豚並分送予友人食用,陸續出現疑似河豚毒素中毒症狀,造成1人死亡8人送醫。
河豚毒素是一種極具毒性的物質,常見於河豚魚身上。這種毒素主要存在於河豚的皮膚、內臟和卵巢中,加熱亦無法將毒素破壞,若不慎進食未經過專業廚師處理的河豚肉,可能導致中毒,甚至致命,目前沒有解毒劑可治療。
河豚毒素是一種麻痺性的神經毒素,主要作用是阻斷神經傳導,造成肌肉麻痺和呼吸衰竭。中毒症狀包括噁心、嘔吐、頭暈、肌肉無力和呼吸困難等,情況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昏迷和死亡。
由於河豚毒素的危險性,日本有嚴格的管制和規範,專門訓練過的廚師通常才能合法地處理河豚肉。台灣沒有此類證照,業者提供河豚料理,民眾吃出問題,依法可罰6萬元至2億元罰鍰,面對情節重大業者,可命令歇業、停業等。民眾最好的自保方式,就是避免捕捉及食用來路不明水產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