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3月19日 星期一

台灣最新飲食指南出爐囉!














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為了培養國民建立正確的健康飲食觀念,國民健康署參考國際飲食指標趨勢以及國人飲食狀況,修正100年公布的每日飲食指南文件,推出107年最新版,提供健康飲食建議,以下是一些這次改版的重點。


 全榖根莖類改名「全榖雜糧類」
        改用「雜糧」的名稱取代「根莖」,讓民眾對於「全榖雜糧類」能有更廣泛的認知,全榖雜糧類除了民眾熟悉的穀類,如稻米、大麥、玉米等,還包括根莖類的薯類,食用其種子的豆類和食用其果實的富含澱粉食物,如紅豆、綠豆、皇帝豆、栗子、菱角等。

台灣營養學會理事長王果行指出,很多民眾容易對過去的全穀根莖類產生誤會,如白蘿蔔、紅蘿蔔澱粉含量少,屬於蔬菜,卻被誤會為根莖類;南瓜、馬鈴薯有豐富的澱粉,屬五穀雜糧類,卻常被誤會是蔬菜,新版指南改名為「五穀雜糧」有助於讓民眾了解。

調整「蛋」在蛋白質食物來源的順序
        由原先的「豆>魚>肉>蛋類」修正為「豆>魚>蛋>肉類」。國健署說明,近年研究多顯示,蛋的攝取與血液中膽固醇濃度,及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較不相關,加上蛋營養豐富,因此攝食選擇時優先於肉,年長者也不用再害怕吃蛋。

低脂乳品類改名「乳品類」
       過去低脂乳品被認為有降低脂肪攝取的好處,但國健署指出,近年研究發現,並不會因為攝取全脂乳品,而提升慢性病風險或造成體重增加。全脂與低脂乳品好處相同,建議每日攝取1.5-2杯乳品類,增進鈣質攝取,保持骨質健康。

擁抱健康、享受樂活!!渼魔力 Memory+