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天是火龍果盛產的季節,走進市場或超市,很容易就看到鮮豔吸睛的火龍果躺在水果架上。有些火龍果切開是白色果肉,有些則是紅通通的紅色果肉,到底這兩種有什麼不同?又哪一種比較營養呢?!
火龍果是什麼?
火龍果學名為紅龍果(Pitaya),原產自中南美洲,後來被引進到亞洲種植。台灣也有相當多的火龍果產區,尤其以屏東、台東和彰化為主。
火龍果的特色是:
- 外型像火焰一樣,果皮呈紅色或黃色,有一圈圈突起
- 果肉多汁、口感滑順,帶有黑色小籽
- 熱量低、膳食纖維多,是夏日消暑又不怕胖的水果選擇
火龍果的營養價值
火龍果的共同營養優點包括:
✅ 高纖維:有助於腸道蠕動、預防便秘
✅ 低熱量:每100克約只含50大卡,適合控制體重的人
✅ 富含抗氧化物:含有維生素C、植物多酚、花青素(尤其紅肉)
✅ 天然甜味:適合當作餐後水果或點心,減少精緻糖攝取
白肉 vs 紅肉火龍果,有什麼不同?
比較項目 |
白肉火龍果 |
紅肉火龍果 |
果肉顏色 |
白色帶黑籽 |
紅紫色帶黑籽 |
口感風味 |
甜度較低,清爽微酸 |
甜度較高,口感濃郁 |
花青素含量 |
較低 |
較高,紅色來自天然植化素 |
價格 |
通常較便宜 |
通常稍貴一點 |
👉 簡單總結:
- 想補充抗氧化物,紅肉火龍果是首選!
想要清爽口感、糖分較低,可以選擇白肉火龍果。